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Ag官网- AG官方网站- AG亚游集团|聆听历史的回响——霍邱县红色记忆探访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6:59:12    次浏览

六安新闻网讯穿过喧嚣的民居,行走在青石铺成的巷道中,轻轻叩开两扇掩映的大门,一座闹中取静的院落蓦然呈现眼前。原来,这就是位于霍邱县西湖路中段的红25军军部旧址。10月11日,“重走长征路寻找六安人”暨鄂豫皖苏区红色精神六安市媒体大型寻访活动采访团,走进霍邱县,聆听历史的回响,感受历史的厚重。得知我们的到来,该处旧址的“守护人”——今年69岁的张国勇老人早已候在屋内。穿过院落,抬头可见当年建筑古迹依然存在,屋顶上的青瓦,仿佛在向后人展示当年的烽火岁月。该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吕志友告诉记者,此处由旷继勋军长驻扎的红25军军部旧址,原址系清代翰林李肖峰旧居。红25军是在皖西组建的主力红军。1931年10月25日,军部和73师成立于六安麻埠。1932年3月上旬,由原红四军第31团和五星县(燕子河地区)独立团合编的75师又成立于麻埠。5月中旬,皖西北独立第三师(由原六安、霍山、霍邱、赤城4县独立团合编而成)改编为红25军第74师。全军3个师,12000余人。谈起当年的话题,吕志友的前任,该县原党史研究室主任刘志勇接过话题:“俺们霍邱县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。”据介绍,1926年,霍邱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——中共乌龙庙特别支部;1928年3月,中共霍邱县委成立。1929年,霍邱县党组织成功领导了白塔畈暴动,打响了霍邱武装暴动第一枪,揭开了武装斗争的序幕。1932年的霍邱城保卫战,红25军军长旷继勋以3000多人非主力部队,抗击国民党数万正规军,战斗之惨烈惊天地、泣鬼神,红军战士的革命浩气长存于天地间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一大批霍邱优秀儿女走向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主战场,进行了数百次战斗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,革命先烈的鲜血洒遍了霍邱的每一寸土地。冲锋号声犹在耳边回响,革命先烈却已长眠于地下。中午时分,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霍邱县烈士陵园。采访得知,霍邱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艰苦的战争年代,霍邱人民前赴后继,英勇战斗,有2700多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,并涌现出陶勇、杨国夫等12位共和国将军。1964年,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来霍邱县视察,回忆起霍邱革命斗争史,认为应建一座纪念塔,以慰先烈英灵,教育子孙后代,当年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,征地25亩,兴建烈士塔,到1965年竣工。烈士塔坐落在霍邱县城东郊,东湖路东端。塔底周长49米,高21米,塔顶有五角红星,塔身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“霍邱县革命烈士纪念塔”10个大字。塔基正面刻有县委、县政府的碑文,塔的四周松柏挺立,四季常青。“你的名字不详,你的事业不朽”。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,深深地镌刻在陵园的石碑上。“山因脊而雄,屋因梁而固。”包括无名烈士在内的英烈,是我们共和国大厦的基座,是我们伟大民族、民族精神的脊梁,他们的精神融入民族血脉,激励我们奋勇跋涉改革攻坚的征途。正如诗人所说: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,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。我们的先烈,不论有没有留下姓名,都光芒永在,烛照人心,激励我们奋力前行,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,夺取一个个新胜利。历史的记忆让我们重温革命初心!如今的年轻人,对于80年前这场生死抉择的重大革命斗争,即使有所耳闻,也很难有切身的体会、蚀骨的记忆。烽火连天、围追堵截的战斗情形,可以借助各种历史实物、声光电材料在眼前浮现,而生离死别、饥寒交迫的无限痛苦却只能在脑海里遥想。红军这支队伍,恰恰是从容面对了人间几乎一切苦难与磨炼,从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与拥护。当我们置身于历史发生的实地,当我们唱起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长征组歌,历史的沧桑感让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油然而生。采访临近尾声,霍邱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叶伟告诉记者:“当年,霍邱无数先烈奉献生命,今天,新一代必将发挥新长征精神,奋力实现中国梦,结合本地实际,县文博馆已近落成,这必将增加革命历史典藏资料,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,更加直观地展现并传承红色记忆,让市民铭记历史,开拓前行。”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愿长征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新的长征之路!(记者 张瑞 曹辰)